資產代幣化革新金融 Ondo Finance引領RWA市場新趨勢

資產代幣化:金融世界的新篇章

資產代幣化正在成爲金融領域的一場重要革命。一些業內領袖認爲,這將是金融市場發展的下一個重要階段。這種觀點可能會影響金融行業其他重要參與者的態度。真實世界資產(RWA)已成爲加密貨幣行業中的一個重要資產類別。截至2024年5月,RWA市場規模已超過66億美元,反映了投資者對這種創新金融產品日益增長的興趣。將RWA代幣化並引入區塊鏈可以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創造收益機會。預計到2030年,資產代幣化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美元。

這個新興市場的吸引力不僅在於爲DeFi提供收益機會。通過將資產數字化爲代幣,它實現了資產的碎片化 - 將國債、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分割成更小的份額。這一過程增強了流動性,並爲不同資本水平的投資者打開了投資機會的大門。

資產代幣化的主要優勢包括通過可互操作的代幣化資產提高流動性和可訪問性,使小額投資者能夠以較低的資本投資高收益資產。此外,由於許多區塊鏈的公開性質,它提高了透明度,並通過將真實世界資產的價值連接到DeFi生態系統中,增強了組合性。

美國代幣化政府債券的市值從2023年的1.14億美元增長到8.45億美元,某資產管理公司是這一資產類別的最大發行者,佔市場的約38%。

某諮詢公司的最新研究表明,64%的高淨值投資者和33%的機構投資者計劃在2024年底前增加對代幣化國債的投資。

雖然仍處於起步階段,但資產代幣化代表了區塊鏈技術最有前景和潛力的應用之一。某金融公司憑藉其國債代幣化服務,處於這一趨勢的有利位置,投資者興趣持續增長。

Ondo Finance研報:與貝萊德合作,連接傳統金融與Web3的RWA協議

Ondo的技術

Ondo正通過其去中心化協議改造金融,利用區塊鏈提供機構級產品。通過將傳統金融中的穩定資產代幣化,Ondo將可靠性與區塊鏈的效率相結合。

Ondo有兩個主要部門:資產管理和技術。資產管理部門創建並監督代幣化金融產品,而技術部門則開發支持這些產品的協議。

目前,Ondo Finance提供兩種不同的投資選擇:

  1. USDY (Ondo US Dollar Yield Token)

    • 由短期美國國債和銀行存款支持的代幣化票據。
    • 提供5.30%的年化收益率(APY),總鎖倉量(TVL)爲3.1535億美元。
    • 比傳統的穩定幣更安全、更透明。
    • 由信托公司管理,以確保合規性和投資者保護。
  2. OUSG (Ondo短期美國國債)

    • 爲被動投資者提供低風險的代幣化短期美國國債。
    • 提供4.81%的年化收益率(APY),總鎖倉量(TVL)爲2.2132億美元。
    • 2024年3月將投資從某ETF轉移到另一基金。
    • Ondo最近推出了新版的OUSG,名爲rOUSG,爲投資者通過額外的rOUSG代幣提供收益。

Ondo Finance研報:與貝萊德合作,連接傳統金融與Web3的RWA協議

Ondo的Flux Finance

由Ondo Finance團隊創建的Flux Finance是去中心化借貸的一個重要進展。它基於某協議,但增加了新功能。它支持USDC等開放代幣和OUSG(Ondo Short-Term US Government Bond Fund)等受限制代幣。這意味着您可以自由借出USDC,但使用OUSG作爲抵押借款需要滿足特定的許可要求,以確保合規性和安全性。

Flux使用點對池(p2pool)模式,允許用戶以超額抵押的方式進行借貸。貸方可以賺取他們提供的穩定幣的利息,而借款人可以使用他們的抵押品借入穩定幣,並遵循資產的許可要求。Flux Finance由Ondo DAO治理。

Ondo Finance研報:與貝萊德合作,連接傳統金融與Web3的RWA協議

競爭對手

鑑於Ondo與某資產管理公司建立了關係,Ondo在加密RWA類別中似乎正在傳統金融中嶄露頭角,補充其他TradFi公司。

在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競爭正在加劇。某協議專注於代幣化結構性信貸並使用NFT發行債務。另一協議提供合成資產敞口,使用戶能夠在不持有資產的情況下進行交易。某金融協議向機構提供低抵押貸款,強調信用評估和放貸。某協議處理代幣化收益交易,使用戶能夠分離和交易資產的收益部分。

Ondo Finance脫穎而出有幾個原因。它通過將傳統金融與區塊鏈整合,瞄準龐大的美國國債市場,具有廣泛的市場覆蓋率。其互補方法涉及與傳統金融巨頭合作,從而避免直接競爭。此外,Ondo提供創新產品,如USDY和OUSG,提供比傳統穩定幣更安全、更透明的替代方案。

代幣經濟學

ONDO代幣經濟學摘要

當前價格:$1.87

市值排名:#54

全面稀釋估值(FDV):$131.5B,排名#16

流通供應量:14.4億ONDO(總供應量的14.27%)

總供應量:100億ONDO

最大供應量:100億ONDO

下一次解鎖:167萬ONDO(約$219萬),5天後

Ondo Finance研報:與貝萊德合作,連接傳統金融與Web3的RWA協議

代幣用途

ONDO代幣是Ondo Finance及其Flux Finance協議的治理代幣。持有者有權對Ondo DAO內的各種提案進行投票,確保所有決策透明地在鏈上進行。

要發起提案,個人必須持有或被委托至少1億ONDO的投票權。

尚不清楚未來是否會爲ONDO持有者引入其他用途。

團隊、籌資和生態系統

Ondo Finance團隊擁有來自傳統金融和Web3領域的多元化人員組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和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均來自某知名投資銀行。另一位重要成員則來自某資產管理公司。此外,團隊還包括來自多個知名Web3項目的開發人員。這種專業知識的結合與Ondo Finance的獨特願景和目標高度一致。

Ondo Finance研報:與貝萊德合作,連接傳統金融與Web3的RWA協議

採用和路線圖

Ondo Finance旨在通過公共區塊鏈技術連接傳統金融和去中心化金融。他們的重點是創建安全、透明和合規的金融產品。

主要產品:

  • OUSG:代幣化短期美國國債ETF。
  • OMMF: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
  • USDY:收益穩定幣的替代品。
  • Flux Finance:支持代幣化證券作爲抵押品的協議。

這些產品推動了顯著增長,Ondo的TVL從4000萬美元增加到5.34億美元。展望未來,Ondo計劃通過增加USDY、OUSG和OMMF的採用和流動性,擴展其代幣化現金等價物的使用。這將涉及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和開發跨鏈工具以促進這些過程。

在下一階段,他們旨在代幣化公開交易的證券,解決與流動性和基礎設施相關的挑戰。最終,Ondo希望通過將區塊鏈的優勢擴展到更廣泛的金融服務領域,在傳統金融中創新,使用集中和去中心化機制的結合。這種方法將有助於將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帶到更廣泛的金融操作中。

Ondo Finance研報:與貝萊德合作,連接傳統金融與Web3的RWA協議

看漲的基本面因素

  • 代幣化行業將迎來顯著增長,Ondo Finance與某資產管理公司的合作,戰略性地定位於將數萬億美元引入Web3。
  • Ondo Finance的TVL自2024年初以來實現了大幅增長。真實世界資產在加密領域代表着一個新鮮而有前景的敘事,具有強大的早期採用潛力。
  • Ondo Finance致力於發展其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
  • 大多數OUSG的投資最初是在某ETF中。2024年3月,他們轉向另一基金,與Ondo的資產代幣化重點一致。
  • Ondo Finance是加密RWA領域的領先者,成爲首選。
  • Ondo Finance持有某基金當前供應量的約38%。

看跌的基本面因素

  • ONDO代幣的用途顯示出顯著的集中化風險。
  • 盡管所有持有者都可以參與治理,但最大的持有者擁有最大的影響力。
  • 大約85%的總ONDO供應量由Ondo Finance團隊控制。
  • 在TradFi和加密貨幣的交匯處運營,Ondo Finance進入了一個相對未開發的市場,監管構成了重大挑戰。
  • 不良債務是包括Ondo Finance的Flux在內的DeFi協議的主要風險。當借款人的抵押品價值低於其債務時,就會發生不良債務。如果借款人的權益變爲負數,Flux將使用其儲備金來緩解損失。爲了盡量減少波動性並降低不良債務風險,Flux僅接受穩定資產作爲抵押品。
ONDO2.08%
RWA6.5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GateUser-1a2ed0b9vip
· 6小時前
66亿刚刚开始玩而已
回復0
SelfSovereignStevevip
· 6小時前
rwa也就图一乐 真不如屯币
回復0
调仓异常小助手vip
· 6小時前
别吹了 割完韭菜就全归零
回復0
wrekt_but_learningvip
· 6小時前
不就是把ppt画得好看点罢了
回復0
RugPull预警机vip
· 6小時前
资金源头不明 初始持币率86% 典型资金盘预警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