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Web3.0迎來RWA新風口 全球格局現一超多強態勢
Web3.0發展趨勢:全球多強格局形成,RWA成下一風口
近期發布的《2024上海Web3.0創新生態建設調研報告》(簡稱《報告》)指出,全球Web3.0產業生態已初步形成。來自政府機構、高校院所及相關行業的專家一致認爲,Web3.0的發展對信息技術行業至關重要。
產業生態初顯雛形,RWA成爲新焦點
《報告》通過對Web3.0上下遊企業的廣泛調研,發現全球Web3.0已形成以多元算力網路、分布式數據存儲網路和高速通信網路爲底座,以區塊鏈基礎設施爲核心的生態體系。目前,區塊鏈核心技術創新活躍,產業規模穩步增長,企業實力不斷提升。全球已形成以某公鏈爲主、多鏈共存的一超多強格局。
對於Web3.0的未來發展,《報告》和與會專家都提到了"RWA"(真實世界資產代幣化)這一新興領域。未來5-10年,隨着各國政府、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的探索,傳統金融與RWA將加速融合,促進全球金融支付交易的互聯互通。
當前,Web3.0的金融資產和技術已開始受到多國政府和主流金融機構的關注。法幣穩定幣、代幣化存款、央行數字貨幣(CBDC)等資金代幣化形式,以及以RWA爲代表的資產代幣化正在快速發展。
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在開發CBDC平台以實現跨國交易。今年3月,某資產管理公司在某公鏈上發行了其首個代幣化基金。香港金融管理局等機構也在積極探索wCBDC項目,推動代幣化貨幣和資產的互通性。
某公鏈在接受調研時表示,穩定幣和RWA的大衆化是區塊鏈和加密技術發展的必經之路。隨着比特幣現貨ETF獲批,穩定幣和RWA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並帶動整個Web3行業的發展。
主流資金入市,頂層設計仍需完善
伴隨RWA發展的是ETF吸引主流資金湧入Web3.0市場。今年1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首次批準比特幣現貨ETF上市交易。香港和澳大利亞也相繼批準了相關ETF產品。《報告》認爲,現貨ETF上市將大幅提升市場流動性,進一步刺激生態創新和發展。
然而,香港市場從一開始就對主流資金進入Web3.0市場持謹慎態度,強調穩健可持續發展。這體現了加強頂層設計對Web3.0發展的重要性。
業內人士指出,Web3.0正處於大發展前期,技術儲備已較爲豐富,但仍需要宏觀貨幣政策和監管政策的助力。建立統一的監管體系,防範投機和欺詐風險,對Web3.0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專家建議深入研究"Token經濟學"
多位專家建議加快研究制定Token監管政策,爲"Token經濟"和數字資產提供安全保障。隨着Web3.0時代臨近,"Token經濟學"正在興起,政府、高校和科研機構應對這一新興經濟學進行深入研究,爲下一代互聯網發展和創新監管體系建設提供學術支撐。
平衡監管和創新應用被認爲是Web3.0能否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因此,業內人士對中國及上海在Web3.0發展中的機遇持樂觀態度,期待出臺明確的支持政策。
上海Web3.0發展前景
《報告》指出,上海在Web3.0發展上已開展體系化、制度化、市場化和法治化的有益探索。在相關政策和規劃引領下,以區塊鏈技術爲代表的Web3.0相關產業不斷進步,推動了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助力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未來,上海可在以下六個方面有所作爲:發揮數字經濟優勢、出臺專項支持政策、加大金融支持、推動標準體系建設、打造產業生態創新高地、創新監管體系建設。上海可利用其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豐富經驗,結合產業結構特點,以產業數字化爲引領,將傳統生產力提升爲新質生產力,推動Web3.0產業落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