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al:链上注意力新标准 真实用户参与度指标

robot
摘要生成中

链上注意力指标 Signal:真实用户参与度的新标准

Web3 世界一直热衷于追逐"热度"。无论是某个新协议突然走红,还是整个赛道成为投资焦点,"大家都在谈论"往往成为参与的理由。然而,问题在于:讨论热度并不等同于实际吸引力,真正有价值的关注度应该能在链上得到体现。

真正有意义的热度不仅仅是谁在讨论,更重要的是讨论之后有多少人采取了实际行动 —— 打开钱包、完成任务、与协议互动。这正是推出 Signal 的初衷:一个专为 Web3 设计的链上注意力指标,帮助用户识别哪些协议正在获得真实用户的参与和行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聊天室里的话题。

Signal:链上注意力的实时指标

7月中旬,一款新产品 Signal 正式亮相。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重新理解 Web3 世界的方式 —— 它不关注谁讨论得最多,而是关注谁真正吸引了用户在链上采取行动。

Signal 自称为"链上相关性指数",旨在捕捉一个协议或项目是否真正吸引了链上参与者。它不看谁呼声最高或互动最多,而是关注:有多少人在链上采取了行动?完成了什么任务?是否愿意为这些互动支付 Gas 费或提供真实身份?

对于一个已经高度游戏化的链上世界来说,这种视角的转换可能是必要的一步。

不靠呐喊——Layer3 Signal:真实的链上注意力指标

三年数据积累的结晶

Signal 的推出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建立在三年数据积累的基础之上。作为目前最活跃的链上任务平台之一,它拥有:

  • 300万活跃用户的真实交互记录
  • 超过2亿次任务完成行为
  • 6,000万张可验证凭证
  • 跨越40多条公链生态的追踪范围

这些数据不只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充满意义的参与痕迹。例如,Signal 能识别出一个任务即使有10,000次完成,但如果参与者只有100人,每人重复操作100次,那这个"热度"实际上值得怀疑。这种洞察是过去仅依靠社区数据无法实现的。

不靠呐喊——Layer3 Signal:真实的链上注意力指标

Signal 的评分逻辑:聚焦行为真实性

Signal 不是简单的排行榜,它背后有一套关注"谁做了什么、为什么做"的指标架构。其主要评分逻辑综合了:

  • 独立参与者占比
  • 任务转化率和启动行为深度
  • 任务或互动行为的复杂度(是否只是简单点击?是否涉及链上签名或转账?)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协议能吸引大量真实地址完成有意义的行为(如质押、投票、铸造等),其 Signal 值就会相对较高。这使得 Signal 成为衡量产品吸引力和真实牵引力的代理指标,而非营销活动下的泡沫。

与其他"热度"工具的区别

市场上已有不少致力于帮助用户了解"加密世界关注点"的产品,从专注于叙事整合的 InfoFi 类项目,到传统的链上数据分析工具。虽然它们看似都在追踪"热度",但其出发点和处理方式大不相同。

InfoFi 赛道的产品侧重于理解社区讨论内容和舆论变化。它们的价值主张是:面对信息过载,用户需要更高效的系统来整理讨论、新闻和情绪走向。这些工具主要依赖 AI、关键词和来源聚合,属于"叙事视角的编辑层"。

链上数据分析工具则以开放查询为核心。它们提供一整套链上数据库和查询语言,让用户能自行设定条件、提取关心的数据。这类工具强调灵活性和透明度,但也对使用者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

而 Signal 的出发点是:链上隐藏了大量真实的参与行为信号,但缺乏有效的整理。Signal 直接告诉你:现在这个协议有多少人真实参与、完成了哪些互动、占了整体注意力的比重。它是一个基于行为的实时评分系统,既不是数据查询工具,也不是信息汇总器。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三者的分工:

  • InfoFi 类产品帮你理解"大家在讨论什么"
  • 数据分析工具帮你查询"你想了解的具体信息"
  • Signal 则主动告诉你"现在真正在发生什么"

这三类工具并无优劣之分,而是对应了 Web3 中不同的信息需求和决策场景。用户可以先使用信息整合平台了解当前主流叙事,再用数据工具验证细节,最后通过 Signal 判断这些叙事背后是否真的有吸引力、有实际行为、有发展动能。

Signal 旨在补充那个在喧嚣与数据之外,长期被忽视的观察维度:真实的链上吸引力。

不靠呐喊——Layer3 Signal:真实的链上注意力指标

未来展望:预测、API 与商业化

Signal 的开发团队也表示,未来几个月内将推出付费版本,预计包括以下功能:

  • 实时趋势预测和潜在热门协议预警
  • 链上任务和活动效能分析
  • API 接入功能,供数据团队和基金建立自定策略
  • 自定义仪表板和通知模块

对于一个已拥有110万活跃用户的产品来说,这样的扩展是自然而然的,也意味着 Signal 将成为其下一阶段增长和商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不靠呐喊——Layer3 Signal:真实的链上注意力指标

结语:重新定义注意力的衡量标准

Signal 的出现,是对过去链上热度判断方式的一次修正。它并非要取代社交媒体、聊天工具或文档平台的声量模型,而是提供一个更接近行为本质的衡量标准。

当大多数人都在关注谁最引人注目时,Signal 选择观察谁真正采取了行动。这种视角,或许正是下一波加密产品设计和研究的起点。

L3-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ETH三明治侠vip
· 08-02 05:35
有号称的就是木得用
回复0
Liquidity_Wizardvip
· 08-02 05:29
炒热度不如看钱包投票
回复0
夹心饼干哥vip
· 08-02 05:17
啊这 真有人看热度选项目?
回复0
无常损失哲学家vip
· 08-02 05:09
项目方又整新活了
回复0
ForkThisDAOvip
· 08-02 05:08
来了来了 扯了半天就是给社炒币找借口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