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到DeETF:链上资产管理的演进与未来

从极客玩具到华尔街宠儿:DeFi的崛起之路

近年来,去中心化金融(DeFi)成为金融圈的热门话题。几年前,极客们在以太坊上搭建金融工具时,没人料到这些"小玩具"最终会吸引华尔街大佬的目光。

2020至2021年间,DeFi市场迅速崛起。总锁仓量(TVL)从十几亿美元飙升至1780亿美元高峰。Uniswap、Aave等协议一时成为全球加密界的明星项目。

然而,对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DeFi仍如同迷宫。复杂的钱包操作、难懂的智能合约,加上资产安全隐患,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数据显示,传统金融机构真正进入DeFi的比例不到5%。投资者虽然跃跃欲试,却因种种门槛难以行动。

2021年起,一种专门解决"如何轻松投资DeFi"的新工具出现了——去中心化ETF(DeETF)。它融合了传统ETF理念和区块链透明性,既保留传统基金的便利性,又兼顾DeFi资产的高成长空间。

DeETF犹如一座桥梁,连接"难以进入"的DeFi新大陆和熟悉传统金融产品的投资者。传统机构可以继续使用熟悉的金融账户投资,区块链爱好者则可以像玩游戏般轻松组合投资策略。

从DeFi到DeETF:谁在悄悄重写DeFi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DeFi到DeETF:链上ETF兴起的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2017-2019):萌芽时期

2017至2018年间,MakerDAO和Compound等以太坊早期项目首次展示了去中心化金融的可能性。虽然生态规模有限,但借贷和稳定币等新颖玩法已在极客圈引起关注。

2018年末至2019年初,Uniswap推出的自动化做市商(AMM)模式大大简化了链上交易。截至2019年底,DeFi的TVL接近6亿美元。

同时,一些敏锐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但仍受技术问题困扰。虽然"DeETF"概念尚未明确提出,但传统资金与DeFi之间需要桥梁的需求已初现端倪。

市场爆发与概念成型(2020-2021):DeETF登场前夜

2020年,疫情推动大量资金流入加密货币市场。DeFi TVL从10亿美元猛增至1780亿美元。以太坊网络拥堵,交易费甚至超过100美元。流动性挖矿、收益农场等新模式火热,但也暴露了巨大的参与门槛。

此时,一些传统金融公司捕捉到机会。加拿大上市公司DeFi Technologies Inc.在2020年转型,推出跟踪主流DeFi协议的金融产品,用户只需在传统交易所买卖即可参与DeFi。这标志着"DeETF"概念正式萌芽。

同时,去中心化项目如DeETF.org开始尝试用智能合约管理ETF组合,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市场洗牌与模式成熟(2022-2023):DeETF正式化

2022年初,Terra崩盘、FTX破产等事件打击投资者信心。DeFi市场TVL从1780亿美元跌至400亿美元。

危机中孕育机遇。市场震荡推动了更安全、透明的投资工具需求,促进DeETF发展成熟。两种清晰模式emerged:

  1. 传统金融渠道强化:DeFi Technologies等机构扩展产品线,推出更稳健的ETP并在传统交易所上市,降低散户参与门槛。

  2. 链上去中心化模式兴起:DeETF.org、Sosovalue等平台上线,通过智能合约实现资产管理和组合交易,吸引加密原生用户。

这两种模式并行发展,让DeETF赛道逐渐清晰。

从DeFi到DeETF:谁在悄悄重写DeFi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DeETF优势与挑战

优势:

  • 易用性强,参与门槛大幅降低
  • 投资更透明、灵活
  • 风险控制与投资多元化更便捷

挑战:

  • 监管环境不确定,合规成本高
  • 智能合约安全隐患仍存

尽管存在挑战,DeETF仍被视为未来金融市场重要创新,正在模糊传统投资与加密市场的界限,使资产管理更加民主化、智能化。

新兴项目崛起,DeETF赛道百花齐放

从单一模式到多元探索

2023年后,DeETF进入"百花齐放"阶段,呈现两条发展路径:

  1. 传统金融逻辑:通过正规交易所发行ETP,如DeFi Technologies不断丰富DeFi资产类别。

  2. 纯链上、去中心化平台:用户只需加密钱包即可在链上自助创建、交易和管理资产组合。

DeETF.org、Sosovalue等平台成为链上原生资产组合方向的先锋。Sosovalue支持多主题组合策略,为用户提供"一键买入+可追踪"的ETF产品体验。

机构路径方面,RWA龙头Securitize以合规方式将传统金融资产代币化,引入一级市场投资者。

从2023年起,DeETF已从单一尝试变成多元竞争的生态系统,不同路线、定位的项目百花齐放。

从DeFi到DeETF:谁在悄悄重写DeFi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智能资产组合新趋势

DeETF赛道经历了从"自由组合"到"预设组合一键买入"的演进。但真正将"组合策略"交给算法自动化处理的项目并不多见。

YAMA(Yamaswap)正是切入这一领域:它构建了AI驱动的资产配置推荐系统。用户输入需求后,系统基于链上数据、资产相关性与回测模型自动生成推荐组合。

YAMA选择在Solana与Base上运行,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其智能合约支持组合成分、权重、动态变化等全部链上公开,避免"黑箱式配置"。

YAMA强调"自助部署"+"AI组合推荐"的体验,既解决"不会投"的痛点,也保留"资产掌控权"的透明与自主管理。

这类产品路径代表了DeETF平台从"结构工具"走向"智能投研助手"的方向。

从DeFi到DeETF:谁在悄悄重写DeFi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DeETF赛道形成分叉进化路径

随着用户需求从交易转向"组合管理",DeETF赛道分化为不同发展路线:

  • DeETF.org强调用户自主配置、自由组合
  • Sosovalue将资产组合产品化,推出链上主题型ETF
  • Index Coop专注标准指数产品
  • DeFi Technologies与Securitize分别面向散户与机构,探索合规化路径

新趋势是更智能、自动化的资产配置体验。一些平台引入AI模型或规则引擎,根据用户目标与链上数据动态生成配置建议。

YAMA在AI组合推荐与链上自助部署间做了结构性整合,采用低成本高性能公链部署,让普通用户能轻松完成资产配置。

DeETF平台正从"纯工具"转向"策略服务者",反映加密资产管理赛道正朝着去繁化、去专业壁垒化的金融体验演进。

从DeFi到DeETF:谁在悄悄重写DeFi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结语:DeETF重塑链上资产管理的未来

回顾DeFi发展,从智能合约试验到开放式交易和借贷协议,再到引发大规模资金流动,DeFi用短短几年完成了传统金融几十年的历程。DeETF作为DeFi的"用户体验升级版",正在承担进一步普及和降低门槛的任务。

预计未来5年,在DeFi高速发展下,DeETF不仅会是DeFi生态的一部分,更可能成为链上资产管理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不同类型的探索者正在这一领域发力:

  • DeFi Technologies等公司从传统金融切入,发行更合规的加密ETP产品
  • DeETF.org等平台坚持链上自治,强调自由组合和完全透明
  • YAMA等新兴力量引入AI辅助组合构建,试图让链上资产管理真正"智能化、个性化"

DeETF正在解决"去中心化金融如何让更多人用得起、用得好"的问题。未来的链上资产管理,应该成为任何普通投资者都能掌握的能力。

每一次DeFi的进步,都是对金融自由、透明与普惠理念的刷新。DeETF正在重新定义链上资产管理方式,像YAMA这样的创新项目也为这一领域注入新的想象力。

这个故事还远未结束,但未来正在慢慢成形。

从DeFi到DeETF:谁在悄悄重写DeFi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DEFI-2.1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SerumSqueezervip
· 08-02 04:19
大资金逐利罢了
回复0
gas_guzzlervip
· 08-02 04:18
TVL炒上天 还不是割韭菜
回复0
ValidatorVibesvip
· 08-02 04:13
如果你认为传统金融能永远远离去中心化金融,那你就是不行的... 未来是无许可的
查看原文回复0
资深链上福尔摩斯vip
· 08-02 04:11
韭菜割完咋搞
回复0
Whale_Whisperervip
· 08-02 04:09
华尔街大佬其实也是韭菜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