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量化基金到鏈上資產管理:一位經濟學博士的Web3創業之路近日,一位經濟學博士分享了他從傳統量化基金到Web3創業的職業轉變歷程。這位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布裏斯托大學,獲得牛津博士後學位,曾任某英國交易所合夥人,現爲某量化平台聯合創始人。他的學術背景主要是計量經濟學和量化方向,博士期間研究"交易成本理論"。他認爲,Web3的本質是要顛覆傳統經濟模式,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在制度成本層面。但這個過程會極其漫長,因爲涉及傳統與未來的衝突,制度進化需要時間。談到轉型契機,他提到2016年接觸加密貨幣時,中本聰的比特幣論文徹底顛覆了他對傳統經濟學的認知。作爲研究交易成本與貨幣理論的學者,這種衝擊讓他堅定進入Web3領域。從傳統量化到Web3創業,他表示學術研究、投行實踐和創業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但隨着企業規模擴大,決策者必須全身心投入,很難兼顧其他。在談到如何平衡風險與收益時,他強調主要考慮兩點:一是"生存問題",控制底線風險;二是"增量問題",創造更穩定的現金流,抵御黑天鵝風險。他認爲在當前高度動態、非線性的市場環境下,中長期趨勢很難準確預測。對於未來規劃,他表示正在推動旗下兩家機構深度轉型與整合。一方面推出理財產品,結合香港的資管優勢;另一方面支持實物資產代幣化發行。長遠來看,他們希望打通加密貨幣與傳統資產之間的交易通道。在風控方面,他強調技術底層的重要性,以及根據客戶風險偏好匹配策略。對於資金管理,他們堅持不加槓杆,期貨最多1倍,絕不讓客戶爆倉。談及創業感悟,他表示創業最核心的是讓人認清自己,學會謙卑和誠信。同時要堅持長期主義,不忘初心。他認爲,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人生才沒白活。最後,他建議堅持第一性原理,信數學和物理,不要迷信經濟學模型。他認爲95%的經濟學模型基於站不住腳的假設,人的行爲難以準確預測,模型很容易失效。
從量化基金到Web3 經濟學博士的創業之路與風控策略
從量化基金到鏈上資產管理:一位經濟學博士的Web3創業之路
近日,一位經濟學博士分享了他從傳統量化基金到Web3創業的職業轉變歷程。
這位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布裏斯托大學,獲得牛津博士後學位,曾任某英國交易所合夥人,現爲某量化平台聯合創始人。他的學術背景主要是計量經濟學和量化方向,博士期間研究"交易成本理論"。
他認爲,Web3的本質是要顛覆傳統經濟模式,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在制度成本層面。但這個過程會極其漫長,因爲涉及傳統與未來的衝突,制度進化需要時間。
談到轉型契機,他提到2016年接觸加密貨幣時,中本聰的比特幣論文徹底顛覆了他對傳統經濟學的認知。作爲研究交易成本與貨幣理論的學者,這種衝擊讓他堅定進入Web3領域。
從傳統量化到Web3創業,他表示學術研究、投行實踐和創業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但隨着企業規模擴大,決策者必須全身心投入,很難兼顧其他。
在談到如何平衡風險與收益時,他強調主要考慮兩點:一是"生存問題",控制底線風險;二是"增量問題",創造更穩定的現金流,抵御黑天鵝風險。他認爲在當前高度動態、非線性的市場環境下,中長期趨勢很難準確預測。
對於未來規劃,他表示正在推動旗下兩家機構深度轉型與整合。一方面推出理財產品,結合香港的資管優勢;另一方面支持實物資產代幣化發行。長遠來看,他們希望打通加密貨幣與傳統資產之間的交易通道。
在風控方面,他強調技術底層的重要性,以及根據客戶風險偏好匹配策略。對於資金管理,他們堅持不加槓杆,期貨最多1倍,絕不讓客戶爆倉。
談及創業感悟,他表示創業最核心的是讓人認清自己,學會謙卑和誠信。同時要堅持長期主義,不忘初心。他認爲,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人生才沒白活。
最後,他建議堅持第一性原理,信數學和物理,不要迷信經濟學模型。他認爲95%的經濟學模型基於站不住腳的假設,人的行爲難以準確預測,模型很容易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