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界重拳出擊:Resupply被盜事件引發行業信任危機

robot
摘要生成中

3D:Resupply被盜事件令人寒心,DeFi行業信心受到重創

距離Resupply被盜已過去一周,6月26日,該DeFi協議的穩定幣"wstUSR市場"發生安全漏洞,導致約960萬美元加密資產損失。作爲較早參與該協議挖礦的用戶之一,3D在這場被盜事件後進行了一系列復盤。

3D既是挖礦玩家,也是內容創作者。在這次訪談中,他表達了自己的質疑和情緒,以及一些行業內不願明說的潛規則。他談到了某知名項目的"默認背書",項目方面對黑客時的被動應對,以及社區在維權時被拉黑、被羞辱的過程。

相較金錢損失,3D更擔心的是對行業信心的動搖。他坦言自己雖未虧損最重,卻是最憤怒的那一個——不是因爲錢,而是因爲被漠視與被羞辱的用戶身分。他的經歷折射出了無數DeFi參與者的共同困境——權責不清、維權無門、道德底線一再退讓。

以下爲對話內容:

Q: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A:我在網上用的名字是3D,主要工作是自己挖礦。2017年那輪ICO我就已入圈,但真正專注DeFi和套利是從2020年的DeFi Summer開始。我還運營一個專注DeFi套利的Youtube頻道。

專訪Resupply受害者:誰該爲這960萬美元負責?

Q:目前大概有多少資金受損?實際損失規模如何估算?

A:目前可見的資金總規模基本就是保險池的體量,約3800萬美元。

Q:爲何當初選擇這個協議挖礦?

A:4月初我在推特上看到長期關注的人發了相關內容,後來某知名項目官方也轉發了,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現在看來,項目運作邏輯很奇怪,像是在幫某平台"抬"其穩定幣的使用量。它通過設計機制強行制造了一個用例,然後用激勵引導大家參與。

從參與者角度理解,這就像是一個大平台想拉升數據,叫自己的"小弟"去撐場面。而且那個平台確實給了一定背書,所以我們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

專訪Resupply受害者:誰該爲這960萬美元負責?

Q:你認爲誰應該爲此負責?項目方在事後做了哪些關鍵決策?

A:他們在事後處理上最大的問題是完全沒有危機應對意識。第一時間連最基礎的事情都沒做:既沒公開喊話黑客,也沒發公告說明情況,更沒啓動任何法律或追責機制。

其他項目至少會發公告、暫停合約、聯繫白帽、試圖回收資金,這些基礎操作他們都沒做,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他們對社區的態度也極爲傲慢和冷漠。事情一出,很多用戶去問詢,他們卻直接定性說"保險池的人來承擔損失",連基本的討論空間都沒有。

最諷刺的是,黑客通過漏洞以零成本鑄造了一千萬的穩定幣拋售市場,直接打破了原本超額抵押的機制。在這種情況下,項目方依然沒有暫停協議,讓用戶自行操作撤資。結果就是跑得快的用戶撤了,而保險池的人因爲提取有7天延遲,被徹底鎖死。

專訪Resupply受害者:誰該爲這960萬美元負責?

Q:Resupply與某知名項目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你如何看待後者在事件後的"切割"態度?

A:這可以分兩個層面看。表面上,Resupply確實是爲那個項目服務的,也得到了它的背書。但另一方面,正常人都能推理出:這個協議的設計基本就是爲了給那個項目提供服務,說白了就是"小弟"角色。

沒出事之前,那個項目高調喊話說這是好項目,現在出事了,立馬撇清,說"只是生態項目,跟我無關"。這態度就跟我們平時看到的一些新聞一樣:一旦出事,就是"臨時工幹的"。

如果沒有那個項目的背書,Resupply根本不可能融到這麼多錢。我們之所以參與,並不是因爲它的開發團隊——實際上這個團隊的口碑並不好。真正讓我們選擇參與的原因是它與那個大項目的綁定關係,以及後者的公開背書。

專訪Resupply受害者:誰該爲這960萬美元負責?

Q:當前DeFi用戶維權的最大難點是什麼?

A:問題的核心在於權責不清,再加上整個行業本身缺乏監管。這種情況下,維權其實非常困難。

如果是美國用戶,情況可能會稍微好一些。因爲美國有長臂管轄權,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跨國追責。但對於我們來說,基本沒有這樣的渠道。

Q:在項目剛上線或仍在宣傳期,您會重點核查哪些信息?

A:我通常會重點關注幾個方面:

  1. 商業模式:項目靠什麼賺錢?利潤來源在哪裏?

  2. 場內信息:協議本身的運行機制,比如資金流動是否順暢,有沒有時間鎖或高額手續費等。

  3. 場外信息:團隊背景、投資機構支持等。

除此之外,我還會主動去項目方的社區聊一聊,觀察他們的回應態度。有些人會看審計報告,但要注意:很多出事的項目也做過審計,這最多只能說明項目方願意走流程,並不能完全保證安全。

Q:你對某知名項目生態、保險機制、穩定幣體系是否還有信心?

A:那個項目現在的處境其實挺尷尬的。它最初的生態位是爲了解決某DEX在穩定幣交易深度上的問題。但現在有新的業務壓力,我覺得它是在走下坡路了。不過對穩定幣體系還是有信心的。

這次事件對我最大的打擊不是錢,而是對行業的信心。我開始嚴重懷疑這個行業的可持續性——如果所有項目方都是這種態度,那這個行業根本沒法繼續下去。

專訪Resupply受害者:誰該爲這960萬美元負責?

DEFI-0.1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GigaBrainAnonvip
· 20小時前
这套路玩得太花了 看着就难受
回復0
快照暴击手vip
· 20小時前
又一个交易所跑路?可真有你的
回復0
胶水君vip
· 20小時前
又被割一波韭菜,有谁在币圈还不被伤过呢~
回復0
鲸鱼观察员vip
· 20小時前
这帮项目方一个比一个菜
回復0
闪电丢包侠vip
· 21小時前
又一个跑路项目 懂的都懂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